查看原文
其他

长小境讲述战“疫”时刻(二十)

长小境讲述战“疫”时刻

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责任。我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“长宁生态环境人”,每一位长宁生态环境人都在用实际行动与疫情斗争,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生态环境人的壮丽诗篇。长小境讲述长宁生态环境人和大家一起抗击疫情的点滴时光。今天,长小境为大家介绍长宁生态环境赶赴机场参与口岸防控的“大白”第一人。


“60后”的机场“大白”

房树堂同志是长宁区生态环境局执法大队的中队长,也是一位服役了24年的转业军人,在平日的工作中依然能感受到他军人特有的雷厉风行、使命必达的工作作风,大家也亲切地称呼他为“老房”。

响应号召,主动应“战”

疫情期间,老房第一时间参加了支援社区防疫工作。随着境外疫情扩散,防范境外输入成了阶段工作重点,机场防控力量告急。2020年3月5日晚,老房正在准备第二次前往社区支援疫情防控,突然接到电话,听明情况后,老房二话不说,积极响应号召。第二天一早,老房交接好前往支援社区的工作,马不停蹄踏上了前往机场的“征途”。

顶住压力,克服困难

作为首批支援浦东机场的长宁“大白”,老房用“急,难,险,效”四个字描述了当时的情况:

“急在时间紧、任务急;

“难”,在入境人员复杂,工作环境纷乱;

“险”,在工作压力大、场所风险大、家庭责任大;

“效”,在要守住大门、干出成效,代表国家和上海的形象。

起初,老房担任工作小组的联络员,每次连续工作12小时,作息时间不固定,让老房有点不适应。穿上防护服更是诸多不便,不能多喝水、不能多穿衣服,经常跑上跑下,汗流浃背,用他的话来说,“干活等着湿,不干活等着冷”。作为一名60后,已有55岁的他,年龄在首批支援浦东机场的150多人中排名前三,虽精力和体力有限,但他总是咬牙坚持着,一刻也不放松。

临危受命,初创流程

工作到第四天,由于组长另有安排,老房临时担负起组长的责任,负责协调全组工作。当时,防控工作尚在摸索中, “摸着石头过河”,用这句话来形容当初的工作状态,真是再贴切不过了。老房凭借着几十年来的工作经验,一点点摸索工作思路、一环环做好沟通工作、一步步建立工作流程。同时深入了解组员的不同特点,合理安排工作岗位,逐步形成了一套“全面、有效、规范”的工作程序。

由于连续工作时间长、不规律、压力大,工作组的同志有时情绪波动较大,而老房正是利用经验丰富的优势,帮助大家舒缓情绪。有一次,同组的同事在交接过程中,情绪有些急躁,颇有怨言。老房了解后,先安抚好组员,提醒他控制情绪,保持心态平和,主动帮助他做好引导和交接工作,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。

坚守岗位,传递力量

十四天的志愿工作落下帷幕,看着日趋成熟的工作机制、有条不紊的工作流程,老房也终于安心站好了最后一班岗。原本下班的老房,到点后并没有急着回家,而是等着下一批志愿者集中培训完后,又在现场一一讲解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,帮助他们进入角色,更快上岗。

老房说,这次赶赴一线,也离不开家人的理解和支持。第一次轮班回家时,他还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,毕竟工作环境有风险,怕家人会有心理压力。但当他看到家里人理解的目光,他的心暖暖的,他就更放心地在前线工作了。








困难当前,总有一个个像老房一样的老党员、老同志毫不含糊地扛起责任和担当,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和标杆。在老房的精神感召下,局系统已有数十位党员、年轻同志主动报名参加机场值守,守卫国门,已有6名同志先后上岗,其中还有2名90后的身影。

这就是我们生态环境人,守护一方水土,是我们的职责所在,维护一方稳定,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。这种精神会代代传承,会激励着我们、也会影响着更多人,去为岁月静好奋斗、为绿水青山奋斗、为山河无恙奋斗!

固定布局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
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
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
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



往期回顾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